在职工维权过程中广盛网 ,经济补偿年限是否受“十二年”限制,是很多劳动者关心的问题。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是否受“十二年”限制,需要根据具体情形进行区分加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情况下,经济补偿年限并无上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计算,每干满一年,用人单位就得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要是工作六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的,就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而且,法律并没有对一般情形下的补偿年限设置上限。例如,老张在某单位兢兢业业干了15年,后来单位依法和他解除了劳动合同。按照规定,单位就得支付老张1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对老老实实工作的劳动者来说,是一种合理的保障。
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广盛网 ,高收入群体补偿年限才有“十二年”上限的说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换言之,只有当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时候,经济补偿年限才会受到十二年的限制,即经济补偿标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而且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这里有两个关键性条件,一是劳动者月工资得超过三倍社平工资,二是用人单位得是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立法这么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那些高收入劳动者因为补偿基数太高,给企业带来过重的负担,同时也能平衡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利益。
因此,我们不能混淆“补偿年限”和“补偿基数”。很多劳动者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十二年上限只是针对“高收入群体”的补偿年限,可不是所有劳动者的。作为普通劳动者,也就是月工资没超过三倍社平工资的,补偿年限不受限制,按照实际工作年限计算就行。再有就是不能忽视“依法解除或终止”的前提。要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劳动者可以主张赔偿金,赔偿金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这时候,赔偿金年限同样不受十二年限制,不过基数还是要受到三倍社平工资限制。例如,小李月工资5000元,没超过当地社平工资三倍,他在单位工作了20年后,单位依法和他解除了合同。那小李的补偿年限就是20年,经济补偿就是20个月的工资。这是普通劳动者依法解除合同的情形,如果是高收入劳动者依法解除合同呢?例如,老王月工资5万元,超过了当地社平工资三倍,他在单位干了15年后,单位依法和他解除了合同。这时候,老王的补偿年限最高只能按12年计算,经济补偿就是12个月乘以当地社平工资的三倍。当然,要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高收入劳动者合同,还是老王这个例子,单位违法解除和他的劳动合同。那赔偿年限就得按老王实际的15年工作年限算,赔偿金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不过,基数还是受三倍社平工资限制。这里要注意,要是劳动者月工资超三倍社平工资,赔偿金年限也可能受司法实践或者地方规定影响,得结合具体案例判断。
“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法律规定要仔细研读广盛网 ,特别是法律名称也很有讲究,《劳动合同法》里的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这些法律名称在实务当中非常关键。对于条款内容首先要清楚,还要结合立法目的研读。比如,前述条款通过设置“三倍社平工资”和“十二年年限”的双重封顶线,就是为了平衡高收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既保障了劳动者因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能获得合理的补偿,又防止了企业因为补偿基数太高而承担过重的负担。那么,劳动者在面对经济补偿问题时,一定要了解清楚这些规定,才能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是遇到具体问题,也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或者工会寻求帮助。(于长彬)
信钰证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